北京房产继承纠纷 | 买卖还是借款双方争执不下 法院判决认定买卖关系
北京律师网
2024-09-27 16:10:27
0次
罗女士与张女士曾是同事,双方之间曾签过一张字条,字条中载明款张女士给了罗女士50万元“房款”。在张女士入住涉诉房屋5年后,罗女士拿着50万的字条找到张女士,主张这50万元是借款,想从张女士的手中要回房子。近日,我院二审判决认定了双方的买卖合同关系,驳回了罗女士的诉讼请求。
罗女士于90年代初与姜先生同居,1997年姜先生取得了其所在部队转让的一套军产房,即本案所涉及的301号房屋。2004年末,姜先生去世后,罗女士与姜先生的子女签订了《家庭遗产分割协议书》,约定罗女士分得其中两间,其子女分得其中一间。2008年12月13日,罗女士与姜先生的子女又达成了《房屋作价分配协议》,通过罗女士出资给四个子女的方式将房屋过户到了罗女士名下。同日,罗女士向张女士出具了一张字条,载明:“我自愿将301号住宅一套由张女士继承,房屋全部归张所有。”另外。罗女士还出具了一份收条,载明:“收到张女士房款(301号房屋)人民币五十万元整。”随后,罗女士将房屋的全部手续移交给了张女士。2008年12月底,张女士搬入了301号房屋,并对房屋进行了装修。2013年3月罗女士以拜访名义进入301号房屋后拒不办理,占据该房至今。从2013年5月至今,张女士曾两次分别以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和返还原物纠纷为由将罗女士诉至法院,两案均以撤诉告终。而罗女士也曾于2013年12月底以返还房屋手续为由起诉,不久后罗女士也撤诉了。2014年3月双方再次因为301号房屋诉至法院。
罗女士在一审中起诉称,2008年12月13日,双方达成的是房屋抵押借款意向,张女士为保障其利益,担心罗女士无力偿还,故以继承的名义将其房产抵押给张女士并借款50万元。因当时子女要分割涉诉房屋,因此房屋分给了罗女士,罗女士也给了孩子们补偿。2015年2月,罗女士向张女士提出要收回房屋,并向其归还50万元借款被张女士拒绝。故起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对张女士的遗赠。
面对罗女士的起诉,张女士则表示不同意,双方确实不存在遗赠关系,而实际是房屋买卖关系,这有当时签的字条为证。另外,张女士在一审中还提出了反诉,认为罗女士在交付房屋5年后强行占有房屋,影响了其使用,要求法院确认双方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虽对于实质的法律关系各执一词,但均认可罗女士遗赠301号房屋是虚假意思表示,故该虚假意思表示应属无效。同时,双方虽然没有签订买卖合同,但301号房屋系罗女士自愿有偿转让给张女士的,张女士已支付了双方约定的50万元对价且已经实际使用多年,该军产房是尚未建立上市准入制度,处于暂时不能交易的状态,因此在301号房屋未办理完上市准入手续之前,张女士对该房屋享有占有使用的合法权利。故一审法院判决驳回了罗女士的诉讼请求,同时驳回了张女士的反诉请求。
判决后,罗女士、张女士均不服,向北京一中院提起上诉。二审中,罗女士反复强调,双方实际上是以遗赠的方式进行抵押借款的关系,而非房屋买卖合同关系,50万元的钱款明显低于当时房屋的市场价值。而张女士则主张,50万元的“房款”恰恰说明了双方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法院应依法予以确认。
二审中,张女士一方申请撤诉,二审法院依法予以准许。二审法院认为,关于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性质,当事人就各自主张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本案审理过程中,除了一份“遗赠协议”外,只有一张关于50万元房款的“收条”,罗女士虽主张是借款关系,但无法提供证据证明。结合罗女士在收到50万元款项后,将能够证明其对于诉争房屋享有合法权利的证明材料全部交付给张女士,并转移房屋的占有的事实,二审法院认为,罗女士和张女士之间的权利义务内容符合房屋买卖合同的主要特征。故对于罗女士所持双方之间为抵押借款关系的上诉主张,二审法院不予采信。
最终,二审法院驳回了罗女士的上诉请求,维持了一审判决。 北京伊志律师事务所是经司法局批准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是一家在民事诉讼、房产纠纷、交通事故、刑事辩护、知识产权、企业法顾等领域颇具规模及成就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伊志律师事务所拥有众多知名律师及专业人员。其中,多名律师毕业于国内外知名的法学院校。
伊志律师事务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C座1208/1209,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安静、专业的办公环境为需求提供方便。
电话:010-84493343
微信:18401228075
电话:18401228075
相关内容